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永遠站在我們身后,順境逆境都會形影不離,這樣的人就是父母。
對每個孩子來說,家是最溫暖的港灣。無論在外面經歷了什么,父母都會向孩子敞開懷抱。
在他們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然而在廣西桂林,一位母親竟然把自己的兒子關在家里,不讓他出去,不見任何人。
奶奶擔心孩子的健康,只好向社區(qū)求助。幾經周折,孩子的監(jiān)護人換成了爺爺。各部門工作人員進入家中后,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
房間里有什么?孩子們這五年是怎么度過的?孩子媽媽為什么要這么做?
?老人去社區(qū)求助
2016年3月的一天,桂林某小區(qū)有兩位八旬老人,一瘸一拐地走向社區(qū)辦公室。
進去后,老人表示希望他們能幫助他。老人說他有個孩子叫龔亮。他是2010年出生的,現(xiàn)在已經6歲了,但是一直沒能注冊。
說到這里,社區(qū)黨總支書記沈志華就煩了。怎么可能這么久才拿到戶口?
兩位老人一臉愁容,這一切還得從老人的女兒說起。
兩位老人的女兒名叫龔霞。離婚后,他們一直和兒子租房住,和父母聯(lián)系很少。
然而,2010年,一個消息的到來直接打在了老兩口的頭上。42歲的龔霞又懷上了一個孩子!
龔霞的母親說,知道女兒又懷孕了,她幾天幾夜都睡不好覺。她不相信女兒會發(fā)生這種事,孩子叫龔亮。
老人說,他們從來不知道龔亮的爸爸是誰,也沒見過龔亮的爸爸去見母子倆。
2010年,龔霞在孕晚期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養(yǎng)寶寶。兩位老人聽說女兒不工作后,一直打電話勸她回家。龔霞當時就同意了。
并沒有持續(xù)多久。龔霞回家后就變了一個人。每天晚上,她和父母吵架,和大兒子吵架。只要看到父母準備睡覺,她就會讓小兒子去父母臥室搗亂。
時間久了,龔霞的鄰居也聽說了她的病情。如果他們幾個關系好的,會告訴老人要不要帶女兒去醫(yī)院。
于是,第二天早上,老兩口帶著女兒去了當地醫(yī)院,抽血拍片,經過一系列檢查,醫(yī)生告訴老人龔霞患有精神分裂癥。
經過醫(yī)院三個月的治療,龔霞終于治好了病,老兩口帶著女兒回家了。
為了照顧女兒,老兩口決定在自己的小區(qū)里給女兒租房,同時接手所有的孩子,也方便照顧。
但老兩口怎么也沒想到女兒對自己越來越冷漠,甚至拒絕讓父母見她。就連龔亮和龔霞也拒絕讓父母見她。
老兩口很著急,但也好說歹說,女兒拿不到足夠的錢。
轉眼間龔亮已經6歲了,按理說應該上學了,可現(xiàn)在連戶口都沒有。他無能為力,老人只好去社區(qū)求助。
?老人第二次尋求幫助
得知事情原委,沈志華大吃一驚,起身去了龔霞家。
走到龔霞家門口時,工作人員看到門緊緊關著。奶奶告訴工作人員,平時來的時候,都是隔著窗戶問女兒在不在家。
宮霞聽到這話,就會站起來,把頭靠在窗戶上。他們就是這么說話的。
可是小區(qū)里的人叫了半天,里面的龔霞卻沒有回應。
沈志華后來說龔霞的門現(xiàn)在這么干凈,他們都打掃干凈了。他剛來的時候,他家門前就堆著垃圾,直接把門堵住了。
看到龔霞不開門,小區(qū)里的人怕出什么事,馬上聯(lián)系了當地公安部門。
經警方核實,確實查到了龔亮的名字。為了讓孩子上學,通過老人拿到的出生證明,民警還補上了龔亮的戶口。
有了戶口落戶,龔亮應該可以上學了吧?
但是事情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順利。老兩口說,公安部門介入后,女兒態(tài)度明顯好轉。當時她也同意兒子上學。
但有一天,龔霞突然改變了主意。原因是她兒子去注冊的那天,發(fā)生了一些小插曲。
孩子的奶奶說,登記那天,龔亮穿著一雙拖鞋,卻摔倒在路上,導致多處出血。
回來后,女兒看了看兒子的傷勢,直接說“他不適合上學”。從那以后,老兩口再也沒見過龔亮。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2018年,有一天,老兩口又來到了小區(qū)。
這一次,他們不僅焦慮,而且崩潰。孩子的奶奶說,龔亮太可憐了,沒有一個正常人能待在這樣的家里,何況是個孩子。
沈志華再次來到龔夏家,卻沒有人答應。于是,社區(qū)的人把問題反映給了街道辦,街道辦派人過來了。
街道的人來了以后,不再像以前那樣去勸龔霞,而是直接通知她,孩子要上學了。
司法辦公室主任全坤在接受采訪時說,我一到那所房子,就能看到窗簾拉得緊緊的,我實際上感到非常沮喪。有時候敲了半天門,以為家里沒人準備走了。突然我聽到房間里傳來一個聲音,問:“是誰?”
沈志華說,每次和龔霞說話,她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抵觸情緒。她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讓社區(qū)幫她快點找到孩子的父親。只要她說了,她什么都會說。
我們不禁要問,盡管虎毒不食子,龔下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她有什么秘密?
也有人說,龔霞對兒子那么好,為什么大家不直接和她對抗,非要和她溝通解決?
畢竟龔霞是孩子的母親和監(jiān)護人,所以不管是誰,都不能強行把孩子帶走。只能帶著感情講,帶著道理講。
?實施救援行動
2018年六一兒童節(jié),小區(qū)的人好心帶著禮物來看龔亮,到了他們家,龔霞拒絕了。她反復說“不方便,孩子不能見陌生人”
龔霞為什么不讓大家看孩子?孩子被她傷害過嗎?沈志華越來越害怕。
到現(xiàn)在,不僅僅是孩子的上學問題,還有孩子的安全問題。龔亮的奶奶也告訴警方,自從兩年前孩子在學校受傷后,她已經兩年沒見過龔亮了。
別孩子氣了。成年人幾天不出門都會覺得很難受,何況是一個孩子。
龔亮長期被關在家里,心理會受到影響嗎?
龔亮的故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社區(qū)和街道辦的人都很著急,可龔霞根本什么都聽不進去?,F(xiàn)在,有什么好辦法讓孩子出來?
雖然很難,但大家都沒有放棄,同年8月當地教育部門重視起來。
當天,教育部的人來到龔霞家門口,留下了義務教育的通知,要求她在9月2日之前把孩子送到學校。如果她沒有送他們去學校,龔霞就涉嫌違法。
也許她意識到了什么。宮夏先答應了教育部,后來沒有履行。直到10月底,龔霞什么都沒做。
于是,沈志華帶著小區(qū)的人去找龔霞,龔霞卻敷衍了事,什么理由都不聽。每個人都認為有必要對她采取非常措施。
2019年,桂林市秀峰區(qū)政法委下發(fā)通知,要求各部門合力解救龔亮。
6月,由當地民政局牽頭,以申請人名義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撤銷龔霞的監(jiān)護人資格。
此時,龔霞的父親已經85歲了,但為了救孫子,他毅然簽署了申請,希望法院同意讓他做孩子的監(jiān)護人。
他說會盡力照顧好孩子,絕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2019年7月29日,法院正式開庭審理,并于8月7日作出一審判決,正式撤銷龔霞的監(jiān)護人身份,同時指定孩子的爺爺為新的監(jiān)護人。
結果出來后,大家都松了口氣?,F(xiàn)在,大家終于可以帶著龔亮走出那個小房子了,但誰也沒想到,這個過程會如此艱難。
? 孩子成功獲救
一審結果出來后,龔霞不接受,對孩子的照顧更加嚴格。電話沒接,門沒開,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2019年11月13日,秀峰區(qū)政法委聯(lián)系街道辦、社區(qū)、醫(yī)生、警察,決定一起對龔亮進行搶救。
這一天,所有人都來到了龔霞的門前。一切準備就緒后,晚上7點多,龔霞去外面取快遞的同時,民警立即將龔霞控制。之后,大家走進堆滿垃圾的房間,找到了蜷縮在角落里的龔亮。
在龔亮被解決之前,大家已經猜到了這一幕。
看到地上的垃圾,在場的人還是覺得觸目驚心。他們簡直無法相信一位母親會對自己的孩子做出這種事。除了心痛,還有對龔亮的同情。
當我看到龔亮時,警察張虹以為是個女孩。留著長發(fā)的他躺在一張很小的簡易床上,四周都是垃圾。
我可能好幾年沒見過這么多人了。龔亮看到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害怕,但被問到叫什么名字時,龔亮很快就說了出來。
可能是離開房間前太久了。龔亮有點膽小。工作人員看出了他的擔心,開始用食物和游戲勸他。龔亮似乎知道這些人是來救自己的。最后,他跟著大家走出了房間。
這個時候,孩子的奶奶就在門口,他們等這一天太久了。
見到孫子的那一刻,老人淚流滿面,抱住了龔亮。奶奶告訴他,大家都很關心他。
孩子終于獲救了!
從孩子口中,我們都知道他從5歲開始就幾乎沒有出過家門,日常生活特別簡單。如果他想睡覺,只能睡在“垃圾堆”里。他餓的時候,媽媽只會給他一碗煮面條。
一個連10歲都不到的孩子被這樣對待,無論如何都是極其殘忍的。
那么,宮霞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兒子!龔亮身心健康嗎?
龔出來后,門口的醫(yī)生馬上給他做了檢查。還好,除了有些缺鈣,走路不穩(wěn),孩子各方面都正常。
出了家門,龔亮變得更健談,對什么都好奇。之后工作人員給他買了一碗餛飩,兩人有說有笑。
從孩子目前的狀態(tài)來看,他還算活潑,甚至懂事??吹脚赃呌袀€大哥抽煙,龔亮也提醒他叔叔不要抽煙,對身體不好。
?意外出生的孩子
在被母親關在房間里幾年后,龔亮的表現(xiàn)讓所有人的心都懸了下來。雖然那些年很辛苦,但是孩子心理正常,沒有因為媽媽的反常行為受到什么大的傷害。
龔霞被警方控制后,立即被送往當地精神衛(wèi)生中心。
2019年12月,龔霞同意了記者的采訪。當記者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對兒子時,龔霞說,兒子的出生其實是個意外。
十年前,也就是2009年,和老公離婚后,認識了一個叫李強的男人,兩人有著相同的愛好,聊得很開心。慢慢的,他們就熟了,龔霞什么秘密都會告訴這個男人。
之后,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在一次線下活動中第一次見面。當天,參加過活動的龔霞被邀請到李強家里做客。差不多過了三個月,龔霞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
拿著醫(yī)院的檢查單,龔霞不知道該怎么辦,但她給李強打電話時,對方沒接。最后她打通了一個電話,李強罵了她一句。
龔霞告訴記者,她無論發(fā)照片還是發(fā)短信都告訴了李強自己懷孕的事實,她也很肯定地告訴他她肚子里的孩子是李強的,但李強對此從未回應。
龔霞當時42歲。除了肚子里的寶寶,她和前夫還有一個兒子,所以她心里并不想要這個寶寶,但是越拖越久,龔霞終于生下了龔亮。
的確,對于龔霞來說,小兒子是意外,但孩子是無辜的。既然已經生了,作為母親,也應該好好養(yǎng)他。
為什么龔霞要把孩子關在像“垃圾場”一樣的房子里好幾年?
龔霞說,她原本想讓父母幫忙撫養(yǎng)孩子,但在鄰居的建議下,父母竟然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科。她非常生氣。我想知道一個母親怎么會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天上的精神病院去呢?
就這樣,母親每次來看兒子,龔霞都特意拒絕,但她沒想到,父母去了社區(qū),讓社區(qū)的人說服自己。
工作人員隔幾天就來龔下一趟。剛注冊的時候,她越來越煩。最后,她干脆拒絕和他們交流。
龔霞告訴記者,這件事她特別害怕,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她家來了十幾個人,她也沒做什么虐待孩子的事。
再加上2018年教育部也來她家催她讓孩子上學。龔霞越來越害怕,包括害怕出門被抓,只能帶著兒子躲在家里,哪里也不敢去。
整整一年,龔霞的門都沒停過。她不停地問記者,“我可以帶他出去嗎?我敢?guī)鋈幔?/strong>"
當記者問為什么家里會有這么多垃圾時,龔霞說她想做生意,所以幾年前就在網上買了一大批貨,但是家門口總是有人,讓她不敢收拾,更別說出去做生意了。
她還說如果外面沒人抓到她,她可以做任何事。
龔霞的解釋表面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她說話像個受害者,但你仔細想想,她的話都是給自己找的借口。
如果不把孩子留在家里,讓她正常上學,怎么會有人在門口攔著她?而且,大家來她家不是為了傷害她,而是認真勸她。
另外,如果真如龔霞所說,家里的“垃圾”是她做生意用的,怎么會把房子到處堆?
宮霞有什么問題?她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偏執(zhí)狂
幾天后,精神中心的醫(yī)生為大家解惑。原來,龔霞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她有強烈的被害妄想。
醫(yī)生說,龔霞覺得自己被監(jiān)視了,隨時會殺了自己和兒子。
之后記者聯(lián)系了她的大兒子,大兒子也表示母親有精神病。她以前不讓自己出門,也不讓自己上學。只要是她住過的地方,基本沒有一個干凈的,像個垃圾場。
龔霞的大兒子說,他已經半年沒洗澡了。那個時候,他無法改變。他想做點什么,但根本做不到。
因為龔霞,大兒子從此去外地打工,再也不想回到母親身邊。這樣,只能說大家做的及時,及時救出了龔亮。
隨后,龔亮被送到一所特殊的學校,成了那里的寄宿生。
在這里,他面對的是和自己一樣大的孩子,可以談任何愛好,可以得到很多身體鍛煉,對身體恢復非常有利。
剛來學校時,龔亮有點不習慣,但慢慢地他就習慣了這里的生活。
令人驚訝的是,龔亮被關在家里的時候,用手機自學了很多漢字。當他的同學寫日記時,他也跟著寫。從一天兩行,他現(xiàn)在可以寫一頁。
?結論
從龔亮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生命力的頑強。不管他之前經歷了什么,他現(xiàn)在依然積極向上,用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未來的生活。
當然,說到媽媽龔霞,孩子說很想媽媽。雖然母親會把家里搞得很糟糕,但他的每一句話還是能看出他對母親的感情。
最后,我們希望龔霞能好好治療,早日回到龔亮身邊,祝這對母子有一個更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