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問我,老師,你說我沒錢想創(chuàng)業(yè)怎么辦?我問他,我創(chuàng)業(yè)需要錢嗎?創(chuàng)業(yè)需要資本,不需要錢。
資本由很多部分組成,比如你的創(chuàng)造力,你的方法,你的技能,你的商業(yè)模式。這是你的資本。跟你有多少票沒關系。
有時候你的票越多,你的損失就越大。你的失敗就越嚴重。所以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就是創(chuàng)造事業(yè)。就是從零開始做一件事,從零開始做。這就是企業(yè)家精神。
你拿幾萬,幾十萬,幾百萬,你拿它去開店或者工廠。那不是創(chuàng)業(yè),是投資。我們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
很多人說我沒錢,我能怎么辦?如果你問這樣的問題,我會告訴你,千萬不要創(chuàng)業(yè),因為你問的問題注定是失敗的。
你這次冒險注定要失敗。創(chuàng)業(yè)就是動之前做決定的事情。就是我得先想想怎么賺錢。整個邏輯通順明白,我自己也試過,也能成功。這個時候做吧。
我建議你今天把這篇文章讀20遍,30遍不算多。喜歡它并收集它。萬一以后想創(chuàng)業(yè),想找也找不到。其實就算你身上只有幾千萬,一年賺個三四十萬應該問題不大。
怎么做?很簡單。去你們當?shù)鼐托辛耍銈兪畲蟮呐l(fā)市場。你打算去那里做什么?去看看那里有沒有便宜的日常用品。我告訴你,有很多。
比如洗衣液,水杯,雨傘,在這個大型批發(fā)市場,說實話,還是比較便宜的。去那里買就行了,看看就行了。比如這個水杯,每個30元。質量看起來不錯,但成本可能要五六塊錢。雨傘也是。
如果你要的量大,也就五六塊錢,他卻賣三四十塊錢。然后說說洗衣液。其實三四十塊錢的洗衣液成本也就五六塊錢。
看你這個時候能不能做一件事,在這個批發(fā)市場挑一些貨,挑一些貨,然后拿回去,就在你當?shù)?,人流量稍微大一點的地方。能擺地攤的地方就擺地攤。
想在地攤買東西的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是優(yōu)勢嗎?這時候你就用組合銷售的方法。舉個例子,如果你所在的地方雨水很多,那么你可以說,哎,你看,我們家買了30塊錢的傘,送了30塊錢的水杯,送了30塊錢的洗衣液。這些都是剛需嗎?別人看到質量好,也值30塊錢,他就會買。
但你想想,就算每件商品成本六塊錢,3618賣一件,還是能賺12塊錢。
每天都可以限制在那里。我們今天只限量100件,售完即止。其實這個方法,我們在做業(yè)務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三個限制,“時間限制,人限制”。這樣就會有別人快速給我下單的傾向。
這個趨勢之后,我告訴你,一天賣個一兩百,問題不大。那我們就不說一百多了,十二塊錢一個。也是1200塊一天嗎?這個月你得賺三四萬。
一年就是三四十萬。我有40萬。所以不管我們做什么,我說我們應該在搬家前下定決心。讓我們在做之前考慮一下。不要盲目去做。其實看我剛才說的方式。一旦達到一定規(guī)模,就一定能賺錢,后面賺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你一天能掙1000多塊錢,這是好的收入嗎?對于現(xiàn)在很多窮人來說,這個收入已經(jīng)很不錯了。我問你,你會教別人擺地攤嗎?教別人怎么去那里賣東西。教別人這種演講技巧。
在你教了100到200個人之后,他們都會從你這里得到商品。想想不用擺地攤的時候都變成什么樣了。教別人擺地攤,做供應鏈。
我相信很多可能擺了一輩子地攤的人都在想,我不能自己把這些方法給別人。
你蓋,但是你自己只賺一點錢。但是如果你能豁達一點,我?guī)蛣e人賺錢的時候,是不是順便賺了點錢?
做到這一點其實是一種思維能力。如果你有這種思維能力,你會發(fā)現(xiàn)他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