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耳朵內的油脂腺比較發(fā)達,耳朵內分泌的油脂比較多,耳屎中的油脂較多,所以耳屎就是油的。
而耳朵內油脂腺不發(fā)達的,耳朵出油少,所以耳屎就是干的。
耳朵長時間不清理,耳屎會變多,當耳朵發(fā)癢或聽力下降的時候,大家會去給耳朵掏一掏耳屎,把耳屎掏出來,耳朵會舒服很多。
掏耳屎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些人的耳屎都是干巴巴的,顏色微黃,但有些人的耳屎是油的,耳屎比較潮濕黏膩,顏色明顯發(fā)黃。
雖然都是耳屎,但是油耳屎看著比較像膿,觀感不太好,因此有些人就認為油耳屎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
為什么有些人的耳屎是油的?
人有油耳朵和干耳朵之分,油耳朵就是耳屎是油的,干耳朵就是耳屎是干的。
油耳朵并不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是正常的。
每個人耳朵里面都會有耳屎。
人的耳朵是個孔,平常外界的灰塵和污染物會順著耳朵的孔進入耳朵。
耳朵內有油脂腺,平常會分泌出油脂。
耳朵內分泌的油脂和耳朵表皮脫落的皮屑,以及落入耳朵內的灰塵會混合,就形成了耳屎。
為什么耳朵會有干油之分呢?有些人耳朵內的油脂腺比較發(fā)達,耳朵內分泌的油脂比較多,耳屎中的油脂較多,所以耳屎就是油的。
而耳朵內油脂腺不發(fā)達的,耳朵出油少,所以耳屎就是干的。
油耳朵的出現(xiàn)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地域。
沿海區(qū)域的人或者居住在環(huán)境比較潮濕地方的人,比較容易出現(xiàn)油耳朵。
我國南方由于比較潮濕,北方環(huán)境比較干燥,所以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容易出現(xiàn)油耳朵。
油耳朵的出現(xiàn)還和基因有關,歐洲、非洲和美洲的人相比亞洲人,更容易出現(xiàn)油耳朵。
在我國,油耳朵的人可能比較少,但在歐美和非洲,油耳朵才是大勢,干耳朵很少見。
油耳朵可能還和內分泌有關,體內雄激素含量過高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油耳朵。
這種物質會使皮膚變油,由于皮膚出油比較厲害,耳朵內出油也比較厲害,耳屎會變油。
一般來說,你是油耳朵還是干耳朵從出生就注定了,不會改變,但是有些人本來是干耳朵,長大后由于身體問題,體內的分泌失調了,這種物質分泌過多,就有可能變成油耳朵。
油耳朵雖然看著不如干耳朵衛(wèi)生,但是油耳朵其實也有優(yōu)勢。
油耳朵的人,由于耳屎比較黏膩,污染物一進入耳朵,它可以黏住污染物,可以有效的阻礙外界的污染物進入耳朵,可以更好的保護耳朵,避免耳朵出現(xiàn)細菌感染等情況。
油耳屎也有劣勢,就是耳朵比較脆弱和敏感,平常若用力的掏耳屎,耳朵容易出現(xiàn)感染的情況。
另外油耳朵的人在洗澡時要比干耳朵的人的耳朵更容易進水,因此油耳朵的人在洗澡時,最好戴個耳塞,以免水過多的進入耳朵,這樣會影響耳部健康。
很多人都有掏耳屎的習慣,但無論是油耳朵還是干耳朵,都要注意不能經(jīng)常掏耳屎。
耳朵有自潔能力,耳屎基本不用掏,在活動或咀嚼的過程中,它會被自動的脫落出來。
經(jīng)常掏耳屎,可能會把耳屎搗到耳朵的更深處,容易引起耳內感染,影響聽力。
為了聽力,不要經(jīng)常掏耳屎,若感覺耳屎多了,可以滴點軟化耳屎的滴液,耳屎會被逐漸溶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