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guān)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人間喜劇》:“從偉大到可笑,相差只有一步。”
何止是偉大與可笑,善與惡,是與非,都是相差只有一步,就好像是并行的兩條路,要么走這條,要么走那條。
雖然說一個人身上既有善也有惡,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行善的同時作惡,也無法在作惡的同時行善,堅持走哪條路,就決定了我們是善人還是惡人。
我們不能只用一句“世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去模糊是非對錯的標準,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在一個相對的規(guī)則中運行,誰不遵守規(guī)則,誰就無法活得順心。
比如有的人對待婚姻,從來不去想婚姻的意義,也從來不考慮怎樣做一個好丈夫或好妻子,僅僅只是做了,好壞不管。除非夫妻二人都不計較,否則雙方必然會有矛盾。
一個男人對妻子不好,即便他在婚姻之外被所有人贊賞,他在婚姻方面依然失敗,誰都沒資格用婚姻之外的標準將其定義為一個好丈夫,這是兩碼事。下面這位讀者的遭遇講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離婚三年以后,前夫再次闖入我的生活,我們之間沒有發(fā)生影視劇中那種浮夸的動人情節(jié),他闖入我的生活,只是為了再次惡心我。
他理直氣壯給我下命令:“我媽住院需要錢,必須你承擔!”
我讓他醒醒,因為我們已經(jīng)離婚三年了,早就沒了情感糾葛,更沒有經(jīng)濟糾紛,他突然出現(xiàn)問我要錢,我能想到的就是他故意來惡心我。
他沒有因為我的拒絕而離開,開始翻舊賬,說他曾經(jīng)對我太好,在我身上花很多錢,離婚的時候分給我太多財產(chǎn),言外之意就是讓我還錢,還說如果我不按他說的做,就跟我對簿公堂。
我讓他有種就去“告”我,因為我并沒有做錯什么。
試問,誰談戀愛不花錢?誰結(jié)婚不花錢?誰過日子不花錢?誰離婚不分財產(chǎn)?
我不否認他為我花過錢,但我并沒有坐享其成,因為我不是那種愛占便宜的女人,哪怕是我最愛的人,我也不想欠他人情。包括我們離婚時分財產(chǎn),也是白紙黑字分得清清楚楚,不管誰多誰少,既然當初拍板了,任何一方都沒有理由反悔。
只可惜,這些話對他說,完全是對牛彈琴,他依然揚言要告我,我只好閉嘴,看他能折騰出什么花樣。
他這種人,從來不從大方向上考慮對錯,總是認為自己沒有錯。我很后悔沒有在婚前認清他的這一面,當時我只顧著往“錢”看,沒有從長遠角度考慮除了“錢”之外的生活會怎樣。
結(jié)束了那段婚姻以后,我才知道,往“錢”看雖然很重要,但往前看同樣重要,如果你所托付的人在人品、價值觀等方面無法跟你長久合拍,再有錢也沒有托付的價值,您覺得是這樣嗎?
那位讀者遭遇的問題,可以歸結(jié)為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該走的路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路可以走?
當一個人具備了這樣的思考方式以后,就不會活得太死板,而是會尋求到那條最適合自己并且對自己最有利的路。反之,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樣的思考方式,就只會被自己固有的觀念和思想所左右,只走自己理所當然認為對的路,至于是否真的對,從不考慮。
不光她前夫存在這樣的問題,她自身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像她所說的有關(guān)往“錢”看和往前看,如果只是理所當然認為往“錢”看是必須要走的路,而不考慮往前看,不考慮對方的人品,只要對方有錢就去迎合,婚姻就很容易出問題。
換言之,不管是面對婚姻,還是面對工作乃至人生,我們不僅要多考慮幾條該走的路,還要懂得評判自己選擇的路是對是錯,會不會有不好的后果,這種靈活的思考方式,就是前文中提到的“一步之遙”。
希望其他人不會走她走過的錯路,即便已經(jīng)走了跟她一樣的路,也請你在意識到問題之后及時補救,如果不能修復就放棄,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有個道理你需要明白:如果你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走錯了,但是卻不做任何補救工作,有朝一日無可改變的時候,你這一生注定留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