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獲民事賠償,是否享受工傷待遇
已獲民事賠償一般不能享受工傷待遇。
案例為證:
案情簡介
溫某與秦某同為某食品廠職工,2000年,二人因工作上的分歧發(fā)生爭執(zhí),后經人勸說而平息。第二天,秦某又想與溫某提出前一天的事情,溫某未予理會,秦某一氣之下將溫某刺傷。事后,秦某被以故意傷害罪提起公訴,溫某也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法院判決,秦某對溫某的人身損害負民事賠償責任。溫某向單位提出申請工傷待遇,但遭到了單位的拒絕,理由是溫某已經得到了賠償,就不能再享受工傷待遇了。
案件分析
事實上,這一事件中有三種相互獨立的法律關系。一是秦某觸犯了刑律,其傷害行為要受刑法、刑事訴訟法的調整;二是溫某提出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受民法的調整;三是,溫某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遭受他人的故意傷害,應當受勞動法的調整。這三個法律關系是相互獨立的,不能混為一談。雖然溫某得到了民事賠償,那是他與秦某之間的民事糾紛得到了解決。而工傷的認定和工傷待遇的享受,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不能因其他民事關系而抵消。
此外,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26日出臺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guī)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tǒng)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币簿褪钦f,發(fā)生工傷事故,屬于用人單位責任的,工傷職工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勞動者遭受工傷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權行為造成,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賠償責任。那么,反過來說,單位也不能因為受傷職工享受了民事賠償,而免除了自身的義務。
職工工傷待遇包括哪些
(1)工傷職工治療工傷或職業(yè)病所需的醫(yī)療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住院治療期間按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三分之二發(fā)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2)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的,實行工傷醫(yī)療期。工傷醫(yī)療期的時間按照輕傷和重傷的不同確定為1至24個月,最長不得超過36個月。
(3)工傷職工在工傷醫(yī)療期內停發(fā)工資,改為按月發(fā)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受傷前12個月內平均月工資收入。
(4)工傷職工經評殘并確認需要護理的,?按月發(fā)給護理費。護理費分為三個等級,全部護理依賴、大部分護理依賴、?部分護理依賴。?分別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30%發(fā)給。
(5)工傷致殘等級分為十個等級。一至四級為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五至六級為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級至十級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工作崗位,終止與企業(yè)的勞動關系,按月發(fā)給傷殘撫恤金,標準分別為本人負傷前12個月內的平均工資的90%至75%。其中:一級90%,二級85%,三級?80%,四級75%。
(6)發(fā)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相當于傷殘職工本人負傷前十二個月內平均工資收入的18至24個月工資。其中:一級24個月,二級22個月,三級20個月,四級18個月。
(7)需易地安家的,發(fā)給相當于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安家補助費。
(8)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原則上由企業(yè)安排適當工作,并可以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相當于傷殘職工本人6個月至16個月的工資。其中:五級16個月,六級14個月,七級12個月,八級10個月,九級8個月,十級6個月。
(9)舊傷復發(fā)需要治療和休息的,?經鑒定確認可以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享受工傷醫(yī)療待遇和工傷津貼。
(10)被評為五級和六級且企業(yè)難以安排工作的,?按月發(fā)給相當于本人工資70%的傷殘撫恤金。傷殘程度被評為七至十級,職工本人愿意另謀職業(yè)并經企業(yè)同意的,或者勞動合同期滿后本人另行擇業(yè)的,可以發(fā)給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為五級30個月、六級25個月、七級20個月、八級15個月,九級10個月、十級5個月本市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
(11)職工因工死亡的發(fā)給喪葬補助金,按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發(fā)給。
(12)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其標準為:符合供養(yǎng)條件的配偶每月按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fā)給,其他供養(yǎng)親屬每人每月按30%發(fā)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加發(fā)10%。發(fā)給月?lián)嵝艚鹂傤~不得超過死者月工資收入。
(1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因工傷事故直接死亡或在醫(yī)療期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為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個月。
【案情概要】張某是某集裝箱公司員工,從事打砂、噴漆工作,某集裝箱公司已為張某參加社會保險。 張某因雙耳耳鳴一年,頭暈、氣緊,于2007年3月在廣東省職業(yè)病防治院治療,同年6月經省職業(yè)病防治院診斷為職業(yè)性輕度哮喘,同年7月經江門市某區(qū)人社局...
可以,有案例,可以獲得雙倍賠償?! ∠旅娴陌咐窍认虻谌揭筚r償,然后要求單位支付工傷賠償。 得到了支持?! 》催^來也應該被支持 - 民事賠償不能抵扣工傷賠償 作者: 沈汝發(fā) 發(fā)布時間: 2006-07-31 10:0...
胡圣華自2016年3月8日進入仁豐公司,未繳納社會保險。 2016年7月31日胡圣華駕駛電動自行車在上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傷,經交警部門認定胡圣華在交通事故中無責任。胡圣華受傷后住院23天。2017年1月...
已獲案外人賠償?shù)哪芊裨僦鲝埞p重賠償【爭議問題】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案外第三人侵權導致傷亡,已獲得人身損害賠償?shù)?,在工傷保險賠償糾紛中,如何處理工傷保險與人身損害賠償?shù)年P系,對這個問題歷來爭議較大。在理論認識上,似乎有一定通說,即認為工...
1、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以下情形應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
根據(jù)我國社會保險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屬于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同時合同法規(guī)定,違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因此,勞動者、用人單位雙方約定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是無效的,此時勞動者要求用人單...
案 例 分 析 意外傷害險不能代替工傷保險 職工可同時得到兩種賠償 那么,商業(yè)意外險與工傷保險是否沖突,享受了意外保險賠償是否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首先,意外傷害險屬于商業(yè)保險范疇,而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險范疇,二者性質完全不同。《工...
下班途中出車禍算工傷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霍先生在上班途中受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為不負責任,故應當認定為工傷。 關 于職工因第三...
上班出車禍能否同時要交通事故和工傷賠償 勞動者在工作中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如果該交通事故又屬于工傷,勞動者既可以選擇交通事故索賠,也可以選擇工傷事故索賠。但是,如果勞動者已獲得交通事故責任方的民事賠償,用人單位不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如果交通事故...
當事人遭受的工傷確因第三人侵權行為造成,這就產生了工傷賠償與民事侵權損害賠償?shù)母偤蠁栴}。 前言 但由于工傷賠償屬社會保險范圍,與私權救濟性質的民事?lián)p害賠償存在根本區(qū)別,二者依據(jù)的法律關系、適用的法律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