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在线看视频www,91手机在线亚洲一区观看,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noframes id="vos6g">
        <small id="vos6g"><menu id="vos6g"><font id="vos6g"></font></menu></small>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立案標準_2021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量

        2023-06-06 00:37發(fā)布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立案標準_2021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量

        概念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刑法第334條第1款),是指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構成要件

        本罪的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主要客體是國家對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次要客體是公共衛(wèi)生。

        本罪侵犯的對象,是血液和血液制品。所謂血液,是指用于臨床的全血、成份血和用于血液制品生產的原料血漿。其中原料血漿是指由單采血漿站采集的專用于血液制品生產原料的血漿。所謂血液制品,則是特指各種人血漿蛋白制品,具體而言它是指將人的血液自供者采出后,用適當方法將其不同成分單個分離制成的各種制劑,從而能按不同需要輸送給病人或作其他用途。血液制品主要包括人血丙種蛋球白、人胎盤血蛋白、人胎血丙種球蛋白、凍干健康血漿等。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具體包括以下凡層含義:

        1、必須有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

        所謂非法,不僅指違反操作規(guī)定,而且指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不具有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資格。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包括非法采集、供應血液的行為和非法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非法采集、供應血液的行為,既可以由不具備采集、供應血液的單位和個人為之,也可以由依法成立的血站、單采血漿站工作人員為之,具體而言包括:(1)采集血液、血漿前未按照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頒布的健康檢查標準對供血者、供血漿者進行健康檢查和血液化驗的;(2)采集非劃定區(qū)域內的供血者、供血漿者或其他人員的血液、血漿的,或者不對供血者、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采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或者無《供血證》、《供血漿證》者的血液、血漿的;(3)違反有關血液采集的技術操作標準和程序,過頻過量采集血液、血漿的;(4)向醫(yī)療機構直接供應原料血漿或者擅自采集血液的;(5)未使用單采血漿機械進行血漿采集的;(6)未使用有產品批準文號并經國家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機構逐批檢定合格的體外診斷試劑以及合格的一次性采血器材的;(7)未按國家規(guī)定的衛(wèi)生標準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血液、血漿的;(8)對國家規(guī)定檢測項目檢測結果呈陽性的血液、血漿不清除、不及時上報的;(9)對污染的注射器、采血器材及不合格血液等不經消毒處理,擅自傾倒、污染環(huán)境,造成社會危害的;(l0)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11)其他非法采集、供應血液的行為。

        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主要是相對于非法采集、供應的血液和非法制作、供應的血液制品的質量而言的。血液、血液制品質量的好壞,集中表現(xiàn)在有效性和安全性兩方面,這是由其本身的性質和純度而定的。有效性是發(fā)揮治療效果的基本條件,安全性是保證其充分發(fā)揮作用而又減少損傷和不良影響的必要條件。

        2、行為人實施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客觀上還必須是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易言之,行為人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只有與他人人體健康足以受到侵害的危險狀態(tài)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才能構成本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單位則不能構成本罪。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既可以由依法成立的血站、單采血漿站和血液制品生產單位的工作人員所為,也可以由不具備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資格的單位和個人所為。但是,由于本罪只能由自然人構成,而不能由單位構成,因而對于不具有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資格的單位所從事的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只追究有關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違反有關操作規(guī)定,或者明知自己沒有資格從事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活動仍決意為之。

        認定

        (一)本罪與非罪的區(qū)分

        區(qū)分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與非罪界限時,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必須系非法。非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違反國家的操作規(guī)程;二是指不具備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資格。如果系合法而為之則不構成犯罪。其次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必須足以危害人體健康。事實上,非法采集、供應的血液或者非法制作、供應的血液制品,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可以作為判斷是否“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依據(jù)之一。當然,具體判斷時還應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果行為人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行為不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一般亦不構成犯罪;但情節(jié)較重的,則可以本罪未遂處理。

        (二)本罪與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界限

        雖然兩罪都可能侵犯不特定或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但兩罪的區(qū)別在于:

        (1)主要客體不同,本罪主要侵犯的是國家對血液、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危害了公共衛(wèi)生秩序;而生產、銷售假藥罪則主要侵犯了國家的藥品管理制度,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2)危害結果不同,本罪是“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生產、銷售假藥罪則是“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三)本罪與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界限

        本罪與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雖然都屬于危害公共衛(wèi)生的犯罪,存在一些相似性,但一般說來區(qū)別亦是明顯的。不過,在如下情況下區(qū)分兩罪則并不太容易:行為人染有甲類傳染病卻仍從事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工作,使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具體區(qū)分兩罪時應從以下方面考慮:

        (1)從客體要件不同。本罪主要侵犯的是國家對血液、血液制品的管理制度;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則主要侵犯的是國家對傳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

        (2)犯罪的后果不同。本罪是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或對人體健康造成實際損害,其中可能包括引起傳染病傳播或有傳播危險之情形,但不僅限于此。

        (3)主體不同。本罪只能由自然人構成,不能由單位構成;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則既可由自然人構成,也可由單位構成。

        (四)本罪與非法組織賣血罪的界限

        兩罪均屬于違反國家血液、血液制品管理的犯罪行為,主要區(qū)別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1)從客觀要件看,本罪表現(xiàn)為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屬于危險犯,其行為主體為實行者;而非法組織賣血罪則表現(xiàn)為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行為,屬于行為犯,其行為主體為組織者。(2)從犯罪對象而言,本罪侵犯的是血液和血液制品,而非法組織賣血罪的對象只有血液。(3)從主觀的內容而言,本罪是明知自己違反操作規(guī)程,或者不具有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資格;而非法組織賣血罪則是明知組織他人出賣血液之行為非法。

        立案標準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ㄒ唬┰斐色I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ㄈ┢渌斐晌:λ松眢w健康后果的情形。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采供血機構和血液制品生產經營單位,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采供血機構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和國家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醫(yī)學發(fā)展需要批準、設置的其他類型血庫、單采血漿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

          (一)血站未用兩個企業(yè)生產的試劑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兩次檢測的;

         ?。ǘ﹩尾裳獫{站不依照規(guī)定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檢測的;

          (三)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在投料生產前未用主管部門批準和檢定合格的試劑進行復檢的;

          (四)血站、單采血漿站和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使用的診斷試劑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經檢定不合格的;

         ?。ㄎ澹┎晒┭獧C構在采集檢驗樣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離時,使用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超過有效期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采血器材的;

         ?。┎灰勒諊乙?guī)定的標準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血液、原料血漿的;

         ?。ㄆ撸乙?guī)定檢測項目結果呈陽性的血液未及時按照規(guī)定予以清除的;

         ?。ò耍┎痪邆湎鄳Y格的醫(yī)務人員進行采血、檢驗操作的;

         ?。ň牛ΛI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的;

         ?。ㄊ┎晒┭獧C構采集血液、血漿前,未對獻血者或者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采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血液、血漿的;

         ?。ㄊ唬┭旧米圆杉涎獫{,單采血漿站擅自采集臨床用血或者向醫(yī)療機構供應原料血漿的;

          (十二)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

          (十三)其他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操作規(guī)定的。

        量刑標準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法規(guī)]

        《血液制品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 單采血漿站已知其采集的血 漿檢測結果呈陽性,仍向血液制品生產單位供應的,由省、自治區(qū)、 直轄市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吊銷《單采血漿許可證》,由縣級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經血液途徑傳播的疾病傳播、人身傷害等危害,構成犯罪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釋[2008]12號

          (2008年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4次會議、2008年5月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檢察委員會第1次會議通過,自2008年9月23日起施行)

          為保障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法懲處非法采供血液等犯罪,根據(jù)刑法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對辦理此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條 對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或者超過批準的業(yè)務范圍,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

          第二條 對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一)采集、供應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的;

          (二)制作、供應的血液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或者將含有上述病原微生物的血液用于制作血液制品的;

          (三)使用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藥品、診斷試劑、衛(wèi)生器材,或者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采集血液,造成傳染病傳播危險的;

          (四)違反規(guī)定對獻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

          (五)其他不符合國家有關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規(guī)定標準,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

          第三條 對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三)對人體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的。

          第四條 對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造成特別嚴重后果”,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因血液傳播疾病導致人員死亡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二)造成五人以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三)造成五人以上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四)造成其他特別嚴重后果的。

          第五條 對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

          (一)血站未用兩個企業(yè)生產的試劑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兩次檢測的;

          (二)單采血漿站不依照規(guī)定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檢測的;

          (三)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在投料生產前未用主管部門批準和檢定合格的試劑進行復檢的;

          (四)血站、單采血漿站和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使用的診斷試劑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經檢定不合格的;

          (五)采供血機構在采集檢驗標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離時,使用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超過有效期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采血器材的;

          (六)不依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血液、原料血漿的;

          (七)對國家規(guī)定檢測項目結果呈陽性的血液未及時按照規(guī)定予以清除的;

          (八)不具備相應資格的醫(yī)務人員進行采血、檢驗操作的;

          (九)對獻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的;

          (十)采供血機構采集血液、血漿前,未對獻血者或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采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血液、血漿的;

          (十一)血站擅自采集原料血漿,單采血漿站擅自采集臨床用血或者向醫(yī)療機構供應原料血漿的;

          (十二)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

          (十三)其他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操作規(guī)定的。

          第六條 對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三)造成其他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

          第七條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采供血機構和血液制品生產經營單位,應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

          第八條 本解釋所稱“血液”,是指全血、成分血和特殊血液成分。

          本解釋所稱“血液制品”,是指各種人血漿蛋白制品。

          本解釋所稱“采供血機構”,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中心血庫、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和國家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醫(yī)學發(fā)展需要批準、設置的其他類型血庫、單采血漿站。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一)》

        (公通字[2008]36號)

        第四十九條 [妨害傳染病防治案(刑法第三百三十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guī)定,引起甲類或者按照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供水單位供應的飲用水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衛(wèi)生標準的;

        (二)拒絕按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出的衛(wèi)生要求,對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污水、污物、糞便進行消毒處理的;

        (三)準許或者縱容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從事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的;

        (四)拒絕執(zhí)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的。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五十條規(guī)定的“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是指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根據(jù)需要報經國務院批準公布實施的其他需要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和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

        第五十條 [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條)]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違反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造成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導致甲類和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傳播的;

        (二)導致乙類、丙類傳染病流行、暴發(fā)的;

        (三)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四)嚴重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的;

        (五)其他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

        第五十一條 [妨害國境衛(wèi)生檢疫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違反國境衛(wèi)生檢疫規(guī)定,引起檢疫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五十二條 [非法組織賣血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一款)]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組織賣血三人次以上的;

        (二)組織賣血非法獲利二千元以上的;

        (三)組織未成年人賣血的;

        (四)被組織賣血的人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的;

        (五)其他非法組織賣血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第五十三條 [強迫賣血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三條第一款)]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他人出賣血液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五十四條 [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一款)]非法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采集、供應的血液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的;

        (二)制作、供應的血液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等病原微生物,或者將含有上述病原微生物的血液用于制作血液制品的;

        (三)使用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藥品、診斷試劑、衛(wèi)生器材,或者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采集血液,造成傳染病傳播危險的;

        (四)違反規(guī)定對獻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

        (五)其他不符合國家有關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規(guī)定,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或者超過批準的業(yè)務范圍,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血液”,是指全血、成分血和特殊血液成分。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血液制品”,是指各種人血漿蛋白制品。

        第五十五條 [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體或者其他經血液傳播的病原微生物的;

        (二)造成獻血者、供血漿者、受血者重度貧血、造血功能障礙或者其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等身體嚴重危害的;

        (三)其他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后果的情形。

        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采供血機構和血液制品生產經營單位,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者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采供血機構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和國家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jù)醫(yī)學發(fā)展需要批準、設置的其他類型血庫、單采血漿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其他操作規(guī)定”:

        (一)血站未用兩個企業(yè)生產的試劑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兩次檢測的;

        (二)單采血漿站不依照規(guī)定對艾滋病病毒抗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梅毒抗體進行檢測的;

        (三)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在投料生產前未用主管部門批準和檢定合格的試劑進行復檢的;

        (四)血站、單采血漿站和血液制品生產企業(yè)使用的診斷試劑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經檢定不合格的;

        (五)采供血機構在采集檢驗樣本、采集血液和成分血分離時,使用沒有生產單位名稱、生產批準文號或者超過有效期的一次性注射器等采血器材的;

        (六)不依照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和要求包裝、儲存、運輸血液、原料血漿的;

        (七)對國家規(guī)定檢測項目結果呈陽性的血液未及時按照規(guī)定予以清除的;

        (八)不具備相應資格的醫(yī)務人員進行采血、檢驗操作的;

        (九)對獻血者、供血漿者超量、頻繁采集血液、血漿的;

        (十)采供血機構采集血液、血漿前,未對獻血者或者供血漿者進行身份識別,采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血液、血漿的;

        (十一)血站擅自采集原料血漿,單采血漿站擅自采集臨床用血或者向醫(yī)療機構供應原料血漿的;

        (十二)重復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的;

        (十三)其他不依照規(guī)定進行檢測或者違背操作規(guī)定的。

        第五十六條 [醫(yī)療事故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y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應予立案追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嚴重不負責任”:

        (一)擅離職守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絕對危急就診人實行必要的醫(yī)療救治的;

        (三)未經批準擅自開展試驗性治療的;

        (四)嚴重違反查對、復核制度的;

        (五)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醫(yī)療器械的;

        (六)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有明確規(guī)定的診療技術規(guī)范、常規(guī)的;

        (七)其他嚴重不負責任的情形。

        本條規(guī)定的“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是指造成就診人嚴重殘疾、重傷、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難以治愈的疾病或者其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后果。

        第五十七條 [非法行醫(yī)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非法行醫(y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或者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有傳播、流行危險的;

        (三)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guī)定標準的衛(wèi)生材料、醫(y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四)非法行醫(yī)被衛(wèi)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yī)的;

        (五)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非法行醫(yī)”:

        (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yī)師資格從事醫(yī)療活動的;

        (二)個人未取得《醫(yī)療機構執(zhí)業(yè)許可證》開辦醫(yī)療機構的;

        (三)被依法吊銷醫(yī)師執(zhí)業(yè)證書期間從事醫(yī)療活動的;

        (四)未取得鄉(xiāng)村醫(yī)生執(zhí)業(yè)證書,從事鄉(xiāng)村醫(yī)療活動的;

        (五)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yī)療活動的。

        本條規(guī)定的“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中度以上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參照衛(wèi)生部《醫(y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認定。

        第五十八條 [非法進行節(jié)育手術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二款)]未取得醫(yī)生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jié)育復通手術、假節(jié)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jié)育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就診人輕傷、重傷、死亡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難以治愈的疾病的;

        (二)非法進行節(jié)育復通手術、假節(jié)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jié)育器五人次以上的;

        (三)致使他人超計劃生育的;

        (四)非法進行選擇性別的終止妊娠手術的;

        (五)非法獲利累計五千元以上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第五十九條 [逃避動植物檢疫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違反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規(guī)定,逃避動植物檢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國家規(guī)定的《進境動物一、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名錄》中所列的動物疫病傳入或者對農、牧、漁業(yè)生產以及人體健康、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其他動物疫病在國內暴發(fā)流行的;

        (一)造成國家規(guī)定的《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中所列的有害生物傳入或者對農、林業(yè)生產、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的其他有害生物在國內傳播擴散的。

        第六十條 [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案(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土地、水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應予立案追訴:

        (一)致使公私財產損失三十萬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種用途林地五畝以上,其他農用地十畝以上,其它土地二十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壞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輕傷,或者一人以上重傷并且五人以上輕傷的;

        (五)致使傳染病發(fā)生、流行或者人員中毒達到《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分級Ⅲ級以上情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情形。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的“公私財產損失”,包括污染環(huán)境直接造成的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價值,為防止污染擴散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fā)生的費用。

        第六十一條 [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一款)]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六十二條 [擅自進口固體廢物案(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條第二款)]未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許可,擅自進口固體廢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六十三條 [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條)]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guī),在禁漁區(qū)、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在內陸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五千元以上的,或者在海洋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萬元以上的;

        (二)非法捕撈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水生動物苗種、懷卵親體或者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內捕撈水產品,在內陸水域五十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五百元以上,或者在海洋水域二百公斤以上或者價值二千元以上的;

        (三)在禁漁區(qū)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撈的;

        (四)在禁漁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捕撈的;

        (五)在公海使用禁用漁具從事捕撈作業(yè),造成嚴重影響的;

        (六)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第六十四條 [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yǎng)繁殖的上述物種。

        第六十五條 [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規(guī)定的“收購”,包括以營利、自用等為目的的購買行為;“運輸”,包括采用攜帶、郵寄、利用他人、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進行運送的行為;“出售”,包括出賣和以營利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為。

        第六十六條 [非法狩獵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二款)]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在禁獵區(qū)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三)在禁獵期內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獵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第六十七條 [非法占用農用地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占用基本農田五畝以上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十畝以上的;

        (二)非法占用防護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地數(shù)量單種或者合計五畝以上的;

        (三)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畝以上的;

        (四)非法占用本款第(二)項、第(三)項規(guī)定的林地,其中一項數(shù)量達到相應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兩項數(shù)量合計達到該項規(guī)定的數(shù)量標準的;

        (五)非法占用其他農用地數(shù)量較大的情形。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建窯、建墳、建房、挖沙、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非農業(yè)建設,造成耕地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被毀壞耕地數(shù)量達到以上規(guī)定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造成耕地大量毀壞”。

        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林地,改變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實施建窯、建墳、建房、挖沙、采石、采礦、取土、種植農之五、堆放或者排泄廢棄物等行為或者進行其他非林業(yè)生產、建設,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者林業(yè)種植條件嚴重毀壞或者嚴重污染,被毀壞林地數(shù)量達到以上規(guī)定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造成林地大量毀壞”。

        第六十八條 [非法采礦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或者擅自進入國家規(guī)劃礦區(qū)、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qū)和他人礦區(qū)范圍采礦的,或者擅自開采國家規(guī)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shù)額在五萬至 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一)無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

        (二)采礦許可證被注銷、吊銷后繼續(xù)開采礦產資源的;

        (三)超越采礦許可證規(guī)定的礦區(qū)范圍開采礦產資源的;

        (四)未按采礦許可證規(guī)定的礦種開采礦產資源的(共生、伴生礦種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情形。

        在采礦許可證被依法暫扣期間擅自開采的,視為本條規(guī)定的“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第六十九條 [破壞性采礦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guī)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價值在三十萬至五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規(guī)定的“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是指行為人違反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開采礦產資源,并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行為。

        破壞性的開采方法以及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價值數(shù)額,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出具鑒定結論,經查證屬實后予以認定。

        第七十條 [非法采伐、毀壞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應予立案追訴。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七十一條規(guī)定的“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包括由省級以上林業(yè)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確定的具有重大歷史紀念意義、科學研究價值或者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國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貴樹木以及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木或者其他植物。

        第七十一條 [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制品案(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違反國家規(guī)定,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七十二條 [盜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盜伐二至五立方米以上的;

        (二)盜伐幼樹一百至二百株以上的。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盜伐森林或者其它林木”:

        (一)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本條和本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林木數(shù)量以立木蓄積計算,計算方法為:原木材積除以該樹種的出材率;“幼樹”,是指胸徑五厘米以下的樹木。

        第七十三條 [濫伐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濫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二)濫伐幼樹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

        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一)未經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準并核發(fā)林木采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采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時間、數(shù)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過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數(shù)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違反森林法的規(guī)定,在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地點以外,采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除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屬于本條第二款第(一)項“未經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準并核發(fā)林木采伐許可證”規(guī)定的情形。

        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權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屬于本條規(guī)定的“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濫伐林木的數(shù)量,應在伐區(qū)調查設計允許的誤差額以上計算。

        第七十四條 [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案(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三款)]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非法收購、運輸盜伐、濫伐的林木二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一千株以上的;

        (二)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本條規(guī)定的“非法收購”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應當知道,但是有證據(jù)證明確屬被蒙騙的除外:

        (一)在非法的木材交易場所或者銷售單位收購木材的;

        (二)收購以明顯低于市場價格出售的木材的;

        (三)收購違反規(guī)定出售的木材的。

        第七十五條 [組織賣淫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一款)]以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組織他人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七十六條 [強迫賣淫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一款)]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強迫他人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七十七條 [協(xié)助組織賣淫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三款)]在組織賣淫的犯罪活動中,充當保鏢、打手、管賬人等,起幫助作用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七十八條 [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一款)]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引誘、容留、介紹二人次以上賣淫的;

        (二)引誘、容留、介紹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賣淫的;

        (三)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的人患有艾滋病或者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

        (四)其他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第七十九條 [引誘幼女賣淫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二款)]引誘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賣淫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八十條 [傳播性病案(刑法第三百六十條第一款)]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嚴重性病賣淫、嫖娼的,應予立案追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本條規(guī)定的“明知”:

        (一)有證據(jù)證明曾到醫(yī)療機構就醫(yī),被診斷為患有嚴重性病的;

        (二)根據(jù)本人的知識和經驗,能夠知道自己患有嚴重性病的;

        (三)通過其他方法能夠證明是“明知”的。

        第八十一條[嫖宿幼女案(刑法第三百六十條第二款)]行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而嫖宿的,應予立案追訴。

        第八十二條[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

        以牟利為目的,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制作、復制、出版淫穢影碟、軟件、錄像帶五十至一百張(盒)以上,淫穢音碟、錄音帶一百至二百張(盒)以上,淫穢撲克、書刊、畫冊一百至二百副(冊)以上,淫穢照片、畫片五百至一千張以上的;

        (二)販賣淫穢影碟、軟件、錄像帶一百至二百張(盒)以上,淫穢音碟、錄音帶二百至四百張(盒)以上,淫穢撲克、書刊、畫冊二百至四百副(冊)以上,淫穢照片、畫片一千至二千張以上的;

        (三)向他人傳播淫穢物品達二百至五百人次以上,或者組織播放淫穢影、像達十至二十場次以上的;

        (四)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獲利五千至一萬元以上的。

        以牟利為目的,利用互聯(lián)網、移動通訊終端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影、表演、動畫等視頻文件二十個以上的;

        (二)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音頻文件一百個以上的;

        (三)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刊物、圖片、文章、短信息等二百件以上的;

        (四)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的淫穢電子信息,實際被點擊數(shù)達到一萬次以上的;

        (五)以會員制方式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注冊會員達二百人以上的;

        (六)利用淫穢電子信息收取廣告費、會員注冊費或者其他費用,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

        (七)數(shù)量或者數(shù)額雖未達到本款第(一)項至第(六)項規(guī)定標準,但分別達到其中兩項以上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八)造成嚴重后果的。

        利用聊天室、論壇、即時通信軟件、電子郵件等方式,實施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行為的,應予立案追訴。

        以牟利為目的,通過聲訊臺傳播淫穢語音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向一百人次以上傳播的;

        (二)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

        明知他人用于出版淫穢書刊而提供書號、刊號的,應予立案追訴。

        法律意見

        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一)【自首】【影響判刑】建議盡快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且如實供述自己的行為。自首是法定的可以減輕或者從輕處罰的,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二)【積極配合】【影響判刑】應當配合相關機關,如實回答案件相關問題,且不袒護他人,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三)【坦白案情】 【影響判刑】在交代案情時,行為人可以說明案件發(fā)生后采取了哪些積極措施去挽回被害人的損失。

        (四)【訴訟權利】【權利行使】若有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提出控告的權利。

        被公安機關逮捕后可以做什么

        (一)【程序合法】【影響訴訟時間】如果被采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等)超過法定期限(拘留最長不得超過37天、逮捕后被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的,可以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二)【刑事會見】【影響全案】如果在偵查階段,那么僅有律師能夠進行會見,所以可以在偵查階段便委托律師介入,了解清楚案情,弄清楚違反的法律法規(guī),避免因為不了解程序和法律法規(guī)而造成更壞的后果。

        (三)【取保候審】【合法權利】如果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可以申請取保候審。

        庭審階段

        (一) 【回避】【當事人的權利】如果發(fā)現(xiàn)參與審理的法官、書記員、陪審員和案件有關系,那么可以提出申請,讓他們回避。

        (二) 【訴訟權利/人格權】【當事人的權利】對于司法工作人員侵犯其合法的訴訟權利(如自由辯論的權利)和有人身侮辱的行為,可以向法庭提出控告。

        (三) 【質證權利】【當事人的權利】參與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對于未到庭的證人證言,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的內容,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四)【自我辯護權利的行使】【當事人的權利】有權參與法庭辯論,并進行最后陳述。

        (五)【遵守庭審規(guī)則】【當事人的義務】在參與庭審的過程中,要遵守法庭規(guī)則,對司法人員依法進行的訴訟活動給予配合。

        華律提醒:

        【律師介入】案情過于復雜或者自己難以應付的,行為人可以委托律師代為處理,經濟狀況不允許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律師介入的必要性】律師比一般人更熟悉案件與流程,律師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各方的詢問。


        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