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說法:
認定欺詐應考慮兩方面因素:是否影響消費者締約的根本目的;是否存在隱瞞相關信息的主觀故意。
民法的欺詐構成應具備四個要素,分別為欺詐的故意、欺詐的行為、相對人陷于欺詐的錯誤認識及基于欺詐而為的意思表示。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如實地向對方告知產(chǎn)品的使用方法、性能、隱蔽瑕疵等重要情況,這是當事人應承擔的附隨義務。違反此種義務,有可能構成欺詐行為。
從規(guī)范功能上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重心在于保護消費者在信息不對稱問題上的弱勢地位,而不應該是對經(jīng)營者的所有不當行為進行全方位的規(guī)制,如過分強調了對經(jīng)營者的過重懲罰,則有違市場正常運作的規(guī)律。因此,在適用該法條時,對于經(jīng)營者的告知義務應在內(nèi)容、程度上有所區(qū)分,應加入有悖于誠信原則程度的考量,也就是說在認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欺詐行為時,不僅應存在經(jīng)營者故意告知消費者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事實,也應當滿足誘使消費者做出錯誤意思表示這一要件。因此,對于欺詐行為的認定應考慮兩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否影響消費者締約的根本目的;其次,經(jīng)銷商是否存在隱瞞相關信息的主觀故意。
本案中,第一,原告主張被告未將案涉車輛簽訂過銷售合同、辦理過保險等告知的情形,不涉及車輛安全性能、主要功能和基本用途,與此相關的信息并不屬于影響原告締約根本目的的重要信息。被告公司未將該情形告知原告的事實并非基于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而非法獲利的目的,該事實也不足以使消費者陷入購買車輛的錯誤認識并誘使其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第二,案外人朱小姐及銷售顧問呂某在一審中出庭對購車及退車退保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并確認案涉車輛從未向朱某實際交付;同時,案涉車輛辦理保險與辦理退保手續(xù)時間僅相差一天。實質上涉案車輛并未真正出售,銷售者在新車質量、性能及經(jīng)濟負擔方面均未損害王女士的合法權益,也未導致其所購車輛首保期限及“三包”期限的縮短。
因此綜合上述情況,本案不存在締約目的不能實現(xiàn)的情形,被告公司未告知王女士與案涉車輛相關的部分事實不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欺詐行為。
與此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第二十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本案中,被告公司未告知王女士與案涉車輛相關的部分事實,對王女士的消費心理和財產(chǎn)利益具有一定的影響,故屬于經(jīng)銷商應主動向消費者告知的全面信息之范圍。經(jīng)銷商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損害了王女士的知情權,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對于具體賠償金額,則應考慮涉及的車輛問題的嚴重程度;處理措施的復雜程度;是否危及車輛安全性能、主要功能、基本用途;是否給消費者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等。本案中,被告公司在一審中自愿賠償25萬元,法院認為基于上述方面考量,該金額足以彌補被告公司未履行告知義務給王女士造成的損失。(邱黎黎 朱書 艾家靜)
來源:蘇州市虎丘區(qū)人民法院
近日,廣受社會各界關注的豪車天價賠償案,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一審法院關于退一賠三的判決,酌定經(jīng)銷商賠償購車者11萬元。至此,這起史上最貴退一賠三案塵埃落定。一、購車者稱賓利車是有過大修記錄的問題車,法院未予認定購車者起...
一、如何認定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協(xié)議的效力 一般來說,只要當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經(jīng)過平等協(xié)商自愿達成賠償協(xié)議,并且該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損害公共利益的,該賠償協(xié)議應該就是有效的。按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協(xié)議應...
美團月供是美團正式推出的信用支付產(chǎn)品。美團月供上線后,用戶在美團app上消費時,可以使用美團月供授予的信用額度完成支付。美團包月是美團近日正式推出的新功能。美團的月供功能是我們常說的信用賬單支付功能的升級版。美團月供最長免息期為38天,還支...
原創(chuàng):MoreKingLawFirm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作者| 常法中心 單位| 廣東摩金律師事務所 全文共1063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Q:若員工入職時出現(xiàn)學歷造假、隱瞞職業(yè)病或傳染病等欺詐行為,企業(yè)該如何正確處理? √ 法...
欺詐消費者行為的構成要件認定某一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要考慮以下三個條件:(一)從主觀方面看,欺詐者必須具有欺詐的故意。即欺詐者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從而與其進行民事行為,欺詐...
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詐騙犯罪,應按照刑法中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進行判斷,符合犯罪構成要件、滿足刑事立案追訴標準的欺騙行為,理應構成詐騙罪。 民事欺詐與詐騙犯罪是實踐中認識分歧較大的一個問題。從表面看,兩者...
根本違約怎么認定,需要考慮哪些判斷合同當事人是否存在根本違約的行為,則可以從上述兩方面分析起走。如果確認是屬于根本違約的話,則要對守約方進行相應的賠償。需要考慮以下內(nèi)容:1、同簽訂后,要是一方當事人有違反合同的行為,從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
一、公司設立的方式主要有哪兩種公司設立的方式基本為兩種,即發(fā)起設立和募集設立。發(fā)起設立又稱同時設立、單純設立等,是指公司的全部股份或首期發(fā)行的股份由發(fā)起人自行認購而設立公司的方式。有限責任公司只能采取發(fā)起設立的方式,由全體股東出資設立。股份...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利用簽訂合同詐騙錢財?shù)陌讣杏萦抑畡?,不僅侵犯了他人財產(chǎn)權,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與經(jīng)濟糾紛極難區(qū)分與識別,因而成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一個熱點問題。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
★案情簡介★爭議焦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員工學歷造假,企業(yè)是否可以當然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認為:劉先生2007年應聘時向公司提供偽造的大學本科學歷證書復印件,以提供虛假應聘材料的方式獲得了公司的一個職位,該行為構成欺詐。劉先生以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