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引渡
引渡是指國家根據(jù)條約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nèi)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一種形式。比如甲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內(nèi),但被我國指控有犯罪行為,我國向加拿大請求將其移交于我國進行審判。加拿大應請求移交的行為就是引渡。
引渡的法律基礎
引渡的法律基礎是一個主權國家對犯罪的管轄權,包括屬地,屬人和其他管轄權等。也就是說,請求引渡的國家,基于國際法上承認的依據(jù),對該名身處他國境內(nèi)罪犯享有管轄權??梢砸傻淖镄性?9世紀以前主要是政治犯,異教徒和逃兵。但由于資產(chǎn)階級革命得勝利,罪刑法定和民主原則得確立使引渡的對象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各國變?yōu)橹灰善胀ㄐ淌路浮?政治犯不引渡"原則已經(jīng)成為國際公認的習慣法則。
引渡條約相關公約
我國與泰國,俄羅斯,白俄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吉爾吉斯斯坦等一些國家簽訂了引渡條約,并且參與了很多實際上涉及引渡問題的公約,比如《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消除一切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等等。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引渡條約法律依據(jù)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jù)。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是否將罪犯引渡回申請國完全是被申請國自己的事情,對于賴*星案件來說,如果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引渡條約,那么加拿大想引渡就引渡,不想引渡就不引渡,我國沒有絲毫辦法。但是如果有了引渡條約就不一樣了,引渡條約一般會約定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關于互相引渡罪犯的相關條件和其他事項.如果在條約中承諾對某個國家的罪犯進行引渡,那么引渡就成為了國際義務,必須履行,沒有正當理由不能隨便拒絕引渡。
什么是政治犯不引渡原則
政治犯不引渡是引渡上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各國公認的一項國際法原則,即一國對于在其境內(nèi)的某一外國人因民族、種族、國籍、宗教、參加某一政治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觀點而遭受其本國或居住地國通緝、審判或判刑而給予庇護,拒絕將其交給其本國或經(jīng)常居住地國。
政治犯不引渡原則形成
該原則形成于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以后西歐一些國家的國內(nèi)立法和各國間的引渡條約的規(guī)定。
1793年《法國憲法》中規(guī)定:法國給予為爭取自由而從本國逃亡到法國的外國人以庇護。這是關于庇護政治犯的立法的開端,也為政治犯不引渡原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833年,比利時制定了第一個禁止引渡政治犯的法令。后來,在歐洲國家間訂立的引渡條約中,大都有政治犯不引渡的規(guī)定。這樣,政治犯不引渡就逐漸成為歐洲國家普遍接受的原則,現(xiàn)在已成為各國公認的國際法原則。
政治犯不引渡原則理論基礎
為什么政治犯不引渡卻不得而知,個人觀點認為,可能政治犯被通緝原因并不是因為其犯的是大眾情感不能接受的罪責,往往是其本國的政黨基于自己的觀點和政治犯的立場不同而加以迫害,其余國家若將其引渡,可能有違人道。
因為國際法對政治犯罪的概念并沒有作統(tǒng)一的解釋,而且對于某種犯罪行為是否屬政治犯罪的決定權屬于被請求引渡的國家。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各行其是的狀態(tài),甚至存在濫用該原則的情況,另外,在政治活動中兼實施普通刑事犯罪行為,即在混合犯罪的情形之下如何適用這一原則也存在問題。國際上對這一難題的解決辦法主要是把一些罪行從政治犯的概念中排除。
引渡是指國家根據(jù)條約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內(nèi)而被別國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應該國的請求,移交該國審判或處罰的行為。是國家之間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一種形式。 引渡條約是國家間引渡罪犯的依據(jù)。因為國際法上沒有賦予國家以引渡的義務,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
引渡是指一國應外國的請求,把在其境內(nèi)被外國指控為犯罪或判刑的外國人,移交給請求國審理或處罰的一種國際司法協(xié)助行為。 引渡以條約為依據(jù)。引渡的主體只能是國家,有以下三類國家: 1、罪犯本人所屬國; 2、犯罪行為發(fā)生地國; 3、受害國。...
引渡須符合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1. 請求引渡的主體必須是有請求權的國家,包括罪犯本人所屬國和犯罪發(fā)生地國,個人不能成為請求引渡的主體。 2. 引渡的發(fā)生須以被請求引渡罪犯居留在他國且犯有可引渡之罪為基本前提。 3. 引渡應當根據(jù)引渡條約進行...
引渡法規(guī)定的對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加入了許多載有引渡條款的刑事法國際公約,承諾將對國際公約中規(guī)定的犯罪承擔行使刑事管轄權的國際義務。(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罪行,中華...
引渡什么意思,引渡的法律依據(jù)引渡是指一國把在該國境內(nèi)而被他國指控為犯罪或已被他國判刑的人,根據(jù)有關國家的請求移交給請求國審判或處罰。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第一條?為了保障引渡的正常進行,加強懲罰犯罪方面的國際合作,保護個人和組織...
1.特赦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我國現(xiàn)行憲法第六十條和第八十條規(guī)定,特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fā)布特赦令實施特赦。所以,刑法第六十五條、第六十六條提及的赦免,均指我國憲法所規(guī)定的特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三項...
應當拒絕引渡請求的情形有哪些外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引渡請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拒絕引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被請求引渡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1、在收到引渡請求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司法機關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已經(jīng)作出生效判...
1.中國航空法律法規(guī)總共有哪些 一、民用航空基本法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二、適航法規(guī)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器適航管理條例》2、《民用航空器適航指令規(guī)定》3、《國內(nèi)民用航空器適航審查收費辦法(試行)》4、《民用航空油料適航審管...
(一)引渡請求所指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請求國法律均構成犯罪; (二)為了提起刑事訴訟而請求引渡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請求國法律,對于引渡請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罰;為了執(zhí)行刑罰而請求引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