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論述了行政壟斷的內容、形態(tài)和產生的背景,比較了行政壟斷與經濟壟斷的異同,指出了規(guī)制行政壟斷對反壟斷立法的特殊需求,并闡釋了反壟斷法規(guī)制行政壟斷的價值理念。作者認為,發(fā)展中國家和經濟體制轉軌國家也亟需制定反壟斷法;反壟斷法與規(guī)模經營沒有矛盾,規(guī)模經營和效率只能在有效的競爭中才能實現。一、引言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從其本質意義而言,就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已經出現了許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沒有的新事物,表現為與計劃經濟體制的對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出現了兩種經濟體制的某些弊病的結合,即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病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弊病的結合,表現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對立。這種弊病,雖具有經濟體制轉變的特征,但具有很大的頑固性,極需以法律形式加以規(guī)制。本文所論及的行政壟斷,即屬于此類。在我國現在的經濟生活中,雖然作為壟斷①的基本類別-經濟壟斷和行政壟斷都已存在,但行政壟斷由于是濫用行政權力的結果,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的要求是根本沖突的,因而構成了對自由、公平競爭秩序的主要危險②。完全可以斷言,不削除行政壟斷,沒有充分的競爭,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點,已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并且,這種共識既存在于法學學者之中,也存在于立法機關和公平交易執(zhí)法機關之中。在此認識下,人們已等不及在制定反壟斷法中規(guī)制行政壟斷行為,而不得不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率先對其作出禁止性規(guī)定。然而,我們對行政壟斷的認識還只是初步的,對其所進行的立法也顯薄弱。前者,表現為對行政壟斷的本質及范圍的認識尚待深化;后者,表現為規(guī)制行政壟斷的規(guī)范還沒有形成一個可供操作的完善的結構,導致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行政壟斷的規(guī)定不能實施。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30條規(guī)定,遇有第7條規(guī)定的行政壟斷行為發(fā)生,應“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但是,該法實施四年以來,還沒有一個行政壟斷行為被實施者的上級機關認真嚴肅地處理過。理論和實踐都表明,以反壟斷法規(guī)制行政壟斷,仍應作為一個攻關性課題,以便集中精力使其有所突破。本文所作的探討,就是力圖在這些方面作些努力。二、行政壟斷及其形態(tài)(一)行政壟斷的概念和構成要件何為行政壟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主要見解有:一曰:行政壟斷是通過行政手段和具有嚴格等級制的行政組織維持的壟斷。③二曰:行政壟斷是憑借行政權力而形成的壟斷。④三曰:行政壟斷是指國家經濟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濫用行政權,排除、限制或妨礙企業(yè)之間的合法競爭。⑤四曰:行政壟斷是行政權力加市場力量而形成的特殊壟斷。⑥五曰:行政壟斷是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正當競爭。⑦無疑,上述見解是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行政壟斷的。第一種見解著眼于維持壟斷的主體和手段;第二種見解著眼于行政壟斷的依據是行政權力;第三種見解著眼于濫用行政權力和限制合法競爭;第四種見解著眼于行政壟斷的形成依據是行政權力加市場力量;第五種見解著眼于行政壟斷的實施主體和限制競爭的原因。這些,都在一定意義上表現出了某些合理性。但是,第一、二、四種見解忽視了行政壟斷形成中的行政權力濫用;第二、四種見解忽視了行政壟斷的實施主體。相比之下,第三、五種見解比較準確。因而可以作這樣的概括:行政壟斷是指政府和政府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如果這樣表述是正確的,行政壟斷應由如下要件構成:
跨國公司跨國并購活動是一個全球性的經濟行為,由此而帶來的壟斷控制僅僅靠某一個國家的法律進行規(guī)制肯定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加強國際間的反壟斷合作將是完善國際性并購管制制度的最終方向,因此我國在制定自己的反壟斷法的同時,還應該不斷與其他國家開展多...
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作為鼓勵創(chuàng)新和推動市場競爭的兩種法律制度,功能上有互補性,但也有重要區(qū)別:知識產權法是基于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其主要功能是授予權利人專有權,保護專有權,平衡權利人與被許可人之間的關系; ...
【摘要】本文通過對泰國兩則反壟斷案例的分析,考察了泰國的行政壟斷、利益部門博弈與反壟斷執(zhí)法權力配置問題,并籍此反思中國的行政壟斷規(guī)制致策與反壟斷執(zhí)法權力的配置模式選擇。結論認為,反壟斷法本身并不能自動促進競爭,其起作用的關鍵是執(zhí)法權力的配置...
「摘要」隨著中國的入世和國內市場的逐步開放,外資并購國內企業(yè)已成為的一大趨勢。如何在外資并購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資又維護國內企業(yè)以及國家的整體利益,反壟斷法做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在外資并購的規(guī)制中有著關鍵性作用。本文試從外資并購的反壟...
反壟斷申報者所要承擔的義務是什么一、什么是反壟斷反壟斷是禁止壟斷和貿易限制的行為。當一個公司的營銷呈現壟斷或有壟斷趨勢的時候,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的一種干預手段。在19世紀末期世界經濟的發(fā)展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反壟斷就成為了各國規(guī)制的對象...
壟斷行為的豁免是什么意思一、什么是壟斷行為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guī)定的行為,其目的在于擴張自己的經濟規(guī)?;蛐纬蓪ψ约河欣慕洕匚?。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第3條的規(guī)定,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壟斷協議;(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guī)制的壟斷行為及具體內容如下: 1、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1)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2)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3)分割...
來源:作者:李楠 [內容提要]我國加入WTO后,市場經濟環(huán)境的改善以及利用外資渠道的擴寬為外商的跨國并購提供更多的發(fā)展機會。跨國并購在促進國內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壟斷。因此,盡快構建我國的并購反壟斷規(guī)制法律制度,將跨國并...
價格壟斷行為是什么意思價格壟斷行為,是指經營者通過相互串通或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市場調節(jié)價,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合法權益,或者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價格壟斷存在的原因壟斷價格行為的存在,一是規(guī)模經濟的需要。...
壟斷行為應該如何處理一、什么是壟斷行為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以協議、決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壟斷協議廣泛地存在于經濟生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等壟斷行為相比較,其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