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須以應有的謹慎防止和減少對海洋環(huán)境的污染.
3應當在必要時,合理地尋求其他救助人的援助。
4必須接受被救助方提出的邀請其他救助人參加救助的合理要求。
承拖方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1、提供適航、適拖的拖輪。 《海商法》第157條第1款規(guī)定,承拖方在起拖前和起拖當時,應當謹慎處理,使拖輪處于適航、適拖狀態(tài)、妥善配備船員,配置拖航索具和配備供應品以及該航次必備的其他裝置、設備。承拖方使拖輪處于適...
一、海拖航合同的法律性質(zhì) 海上拖航合同,就法律性質(zhì)而言,是一種由承托方提供拖力以實現(xiàn)將被拖物從一地移至另一地的一種勞務合同。 海上拖航合同與其他有關合同相比較,既有相同之點,又有不同之處。 (一)海上拖航合同與海上運輸合同的異同 海上拖航...
(一)正常履行拖航合同或者其他服務合同的義務進行救助的,但是提供不屬于履行上述義務的特殊勞務除外; (二)不顧遇險的船舶的船長、船舶所有人或者其他財產(chǎn)所有人明確的和合理的拒絕,仍然進行救助的。 救助方有過失,還能獲得報酬嗎? 由于救助方的...
律師回答: 因海難救助費用提起的訴訟,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達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海難救助費用,指救助一方對遇難船舶、貨物或者人的生命進行營救后,根據(jù)救助事實,請求被救助一方給付一定的報酬。 海難救...
海難救助又稱海上救助,是指對遭遇海難的船舶、貨物和客貨運費的全部或部分,由外來力量對其進行救助的行為,而不論這種行為發(fā)生在任何水域。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的規(guī)定,海難救助的規(guī)定如下所示: 1、救助方與被救助方就海難救助達成協(xié)議,救...
1.救助方與被救助方就海難救助達成協(xié)議,救助合同成立。 遇險船舶的船長有權代表船舶所有人訂立救助合同。遇險船舶的船長或者船舶所有人有權代表船上財產(chǎn)所有人訂立救助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jīng)一方當事人起訴或者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仲裁的,受理爭議的法...
救助人進行規(guī)定的救助作業(yè),取得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效果的,船舶所有人依照規(guī)定應當向救助方支付的特別補償可以另行增加,增加的數(shù)額可以達到救助費用的百分之三十。受理爭議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認為適當,可以判決或者裁決進一步增加特別補償數(shù)額;但是...
無效果、無報酬,在海難救助中是一條古老而著名的原則,早在《1910年國際海難救助公約》中就已經(jīng)確立其地位。即請求救助報酬應該以船舶或貨物的全部或部分獲救為前提條件。這一原則已為世界各國的救助立法所普遍接受。那么,如何理解這一原則呢?它包含兩...
1.海難行政強制救助的程序 海難強制救助是指船舶或其他海上財產(chǎn)海上遇險,在危害或威脅海上航行安全和海洋環(huán)境時,為避免或減少損害,海事管理機構(gòu)依照法律規(guī)定,強制對遇險的船舶或者財產(chǎn)實施救助的行為,接受海事管理機構(gòu)指揮調(diào)派而進行海難搜救的單位是...
一方有糖尿病需看病情情況,如果處于重病或病危狀態(tài),從法理、情理上都不會得到支持,如果配偶一方對有病的一方不管不問不予救助則屬于遺棄行為。 如果病只是一般病情,非病重病危狀態(tài),一方請求離婚不算遺棄行為。但本著相互扶養(yǎng)義務原則與濟于弱者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