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獵捕鳥類罪立案標準
(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
(二)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或者禁獵期使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
(三)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非法狩獵“情節(jié)嚴重”:(一)非法狩獵野生動物二十只以上的;(二)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或者禁獵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狩獵的;(三)具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因此,陳某錦被依法判處拘役四個月。
二、非法獵捕瀕危野生動物罪構成特體
具體行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行為是違反國家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由此可見,本罪的行為具有以下兩種情形:(1)獵捕。這里的獵捕,是指采取特定方法抓捕。(2)殺害。這里的殺害,是指殘害致死。
客體: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客體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這里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根據(jù)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的規(guī)定,是指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以及馴養(yǎng)繁殖的上述物種。
罪責: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而予以獵捕、殺害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非法獵捕鳥類罪立案標準如上,除了鳥類外,如非法獵捕其它的動物,犯罪嫌疑人一樣是會接受處罰,不要為了金錢或是口腹之欲去做非法獵捕的事情。對于非法獵捕鳥類罪量刑等知識存在疑問可以找律師來解決,在律聊網上面就有許多律師可幫助到你解決。
1.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法律全文 前言(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根據(jù)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
概念 非法狩獵罪(刑法第341條第2款),是指違反狩獵法規(guī),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者使...
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司法解釋是如何的 為依法懲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活動,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現(xiàn)就審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
販賣野生動物定罪 刑法第341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罪立案標準是什么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規(guī)定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立案標準規(guī)定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guī)定(一)》。詳細如下:《刑法》第三...
一、吃大雁犯法嗎針對吃大雁的,會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可能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大雁又稱野鵝,天鵝...
1.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guī)有哪些 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gu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法,刑法、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環(huán)境保護法、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海關法等野生動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狀態(tài)下,由于物種自身的原因、環(huán)境發(fā)生劇烈變化...
區(qū)分本罪與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界限 兩罪的犯罪主體、主觀方面都相同,皆屬故意犯罪。兩罪侵犯的客體不盡相同,其同類客體都是對環(huán)境資源保護和管理制度的侵犯,只是犯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有所不同,非法狩獵罪所侵犯的客體為國家保護野生動...
一、吃一只夜鷺怎么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依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或者犯罪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由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沒收獵獲物、獵...
今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辦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2〕12號,以下簡稱《解釋》)。《解釋》于2021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56次會議、2022年2月9日由...